巴林石雕歷史悠久,在距今五千多年的“紅山文化”出土文物中就有巴林石雕,到元、清等朝代,均有巴林石雕藝術品存世流傳。巴林石雕刻傳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雕刻藝術,用藝術品塑造歷史人物、再現歷史故事,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。
“風干肉”是春夏里最美味的限定食物。在草原上,牧民們為了能更好地保存肉類,將牛羊肉割成小條,制作成美味的“風干肉”。這樣風干的肉經歷了冬日寒風的洗禮,血水完全脫干,肉質纖維變得脆而蓬松,脂肪中的油脂大部分已經滲出,肥肉的膠質因此細密而醇厚。
一片羊肚、幾塊羊肉,就能烹出羊肉最原始的鮮香,這種可愛而呆萌的食物就是肚包肉。
端午節,吃粽子,而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這座有著多元文化的城市,端午民俗略有不同,本地人多喜歡做涼糕。傳統老漿涼糕制作技藝是包頭市青山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。涼糕,味美香甜沙軟,為傳統小吃,曾經是兒時端午節的美味記憶。
六合枕有六個面、六個孔、六朵花,寓意天地人合、吉祥如意。百余年前,六合枕通常為富貴人家使用。百余年后,六合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來。
便三元“八大碗”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源于1912創建的便三元餐館,已傳承百年之久。其主要做法是將主料與輔料經過炒、炸、燒、燴、燉煮后,上鍋蒸制而成。馬利軍作為便三元“八大碗”蒸鍋技藝第四代傳承人,其制作的“八大碗”色香味俱佳,綿軟可口,香氣濃郁,已經成為地方傳統菜肴的典范。
蒼天般的阿拉善,是一方令人向往的五彩斑斕之地。大自然將最奪目的顏色揮灑在這里,不僅描繪出氣象萬千的壯美景觀,更孕育出豐饒的各色物產,成為淳樸勤勞、熱愛生活的阿拉善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食材。一鍋色澤黃亮油潤、香氣氤氳撲鼻的黃燜羊肉,正是偏愛羊肉的阿拉善人,引以為傲的家鄉美味。
賀蘑臊子面,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,幾乎每一位阿拉善主婦都會做,因為這一碗面里,滿滿的都是家鄉的記憶,媽媽的味道。賀蘑臊子面是因賀蘑得名。
茶,是用來品的。湯,是用來喝的。茶湯雖然叫做“茶湯”,但不是茶,也不是湯?!扒宄恳煌胩饾{粥,才吃茶湯又面茶”,茶湯是老包頭人對家鄉的濃濃記憶。在包頭市東河區喬家金街,有一位茶湯師傅,他做的茶湯已經列入包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他就是老吳茶湯第五代傳人——吳文昌。
不同食材的相遇,能夠碰撞出最美的味道。內蒙古巴彥淖爾的名小吃陜壩釀皮就驗證了這一道理。內蒙古河套地區盛產的河套面粉,在歷經了人間煙火氣的洗、蒸、煮之后,再與胡麻油、芹菜、柿子、黃瓜、香菜等各種鮮菜佐料融合,做出的釀皮筋道爽口、齒間留香,是地道的解暑良品。
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最能體現青城舌尖味道的地方小吃,最主要的是燒麥。據傳,燒麥是在清代時,由商人從山西傳入呼和浩特。關于燒麥制作工藝標準,有一個形象比喻——拎起來是個燈籠,放下去是個壇子;拎起來一條線,放下去一張餅;拎起來是個茄子,放下去是個碟子。即古人所稱的“垂垂如細囊,團團如小餅”。
鏨刻、焊接、掐絲、打磨、鑲金、嵌玉......那些尋常的銀片,經過匠人的手,被煥活、淬煉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,蘊含了一代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,這就是在內蒙古草原上傳承千年的蒙鑲技藝。
在內蒙古有一群熱愛民族文化的人,他們成立馬頭琴交響樂團、建立馬頭琴學校、籌建馬頭琴博物館、赴海外演出……傳承和傳播著馬頭琴文化。
古人這樣描述,“冬初河水,魚在冰中不食不動,至來春冰開取之,極肥美”。于是,每年黃河開河之際,開河魚就顯得份外稀罕,引得人們從四面八方爭相來食。
“人間四月天,桃花始盛開?!泵磕甏杭?,一朵朵、一簇簇桃花就會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的公園、街頭、小區“傾城”綻放。特別是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區西北方向的清?和碩恪靖公主府博物館和公主府公園中,尤其桃花繁盛,游人如織。
呼和浩特市坐落在內蒙古土默川平原上,是一座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。今年59歲的韓老二本名韓福祥,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韓老二土爐焙子鋪的掌柜。在呼和浩特,知道韓福祥的人并不多,但是,愛吃焙子的人大多數都知道韓老二焙子鋪,因為,他家的焙子留住了呼和浩特人記憶中的“老味道”。
在內蒙古西部地區,在逢年過節、婚嫁喬遷、滿月過壽等喜慶的日子里,都有捏面塑的習俗,通過塑造不同的形象,對生活寄予美好的期望。在巴彥淖爾地區盛行的河套面塑,起源于清朝末年,脫胎自黃河文化,是當地百姓信仰習俗、精神文化的體現。
卓資熏雞:百年香熏 一抹鄉愁“八角良姜老湯煮 三味香柏旺火熏”。一“煮”一“熏”之間,傳神地道出了塞外名吃卓資山熏雞的獨特滋味。
對夾是赤峰美食名片,是赤峰人鄉愁寄托。對夾好吃的關鍵一是燒餅的起酥程度,二是熏肉的味道。對夾外皮金黃,層次分明,肉質細膩,熏香濃郁,瘦而不柴,肥而不膩,韌而不破,焦香四溢,香酥脆口。
烏海,黃河進入內蒙古草原的第一站,與法國波爾多同處于葡萄種植黃金地帶,毗鄰沙漠,日照時間長,晝夜溫差大,“烏海葡萄”成為地理標志農產品,葡萄酒產業也隨之興起。葡萄美酒夜光杯,品嘗到醇馥幽郁、釀色如丹的葡萄酒,城市的味道便涌上味蕾。